前言
一直打算高考后南下一趟来着,去吃肠粉早茶、去看中环、去香港办卡、去岗厦北看看……
梦想确实在高考后的那个初夏实现了。一共去了六七天,从郑州出发,经过上海转机,飞往深圳。最后从广州出发,再坐动卧回到郑州。
确实是一场值得记住的旅行,一个人背着单肩包,跑了这么远,吃了这么多。
出发
坐着城际铁路,早上七点半到了郑州。去找了个地方吃饭,随后坐着城郊线直奔新郑机场。
从北二环附近到机场,纯坐地铁花了一个半小时。到新郑机场地铁站的时候,距离起飞也就剩下 30min 了。
不由得感叹郑州之大(其实说白了还是地铁站站乐太慢了)
在航旅纵横上就提前办好了值机,下飞机后登机牌都来不及打,直接拿着电子登机牌百米冲刺,到了安检区走绿通。
其实当时包里面还有一个充电宝和一个平板电脑来着,但似乎没有拿出来检查,不知道算不算蒙混过关。
到了航站楼,大喇叭就已经开始念我的名字,催促我登机了()
最终有惊无险上了飞机。
中转
乡毋宁第一次进城了()
从虹桥出来之后,坐地铁去了静安寺附近的一家馄饨馆,
点了一份馄饨,点了一份最普通的小笼包,花了 43 元。不得不说,确实美味。
手机没电了,去 Apple 静安充了会电,外面下雨了顺带着进去躲雨。
那几天广东正刮着台风,深圳机场很多飞机都停了,以防万一,我买了份延误险
—— 最终还是小看 C919 机型的优先通行权(?)了,甚至准点起飞了。

来了就是深圳人
不得不说,深圳的机场确实也很先进,
下了飞机是晚上九点,从机场坐地铁去了国展站附近的一家民宿,在那里先住了下来。
第二天吃了早茶,去了华强北电子市场。
那里的皮蛋瘦肉粥是小砂锅装的版本,一个人根本喝不完。还以为是碗装的。
华强北真的卖什么的都有,甚至能在那里看到手机壳论斤称的景象。


在华强北逛完后,去了东门老街附近的酒店住了下来。打算第三天去香港。
香港之行
说白了,我第一次跑这么远。
提前在本地办好了签注,走了 e 道直接进了香港。
半年前我曾办了张香港手机卡,内含 5GB 流量,但到了香港后发现不能用(似乎是因为半年没充钱,不能用数据了)
最终还是去淘宝买了一天的香港流量包,直接充值到内陆手机号上了。
地铁好贵,从罗湖到金钟花了四十多块钱(悲)
去坐了轮渡;去摩天轮看了看;香港的城市天际线看了;ifc 去了;各大银行也开户了;中环中心也去了。





回程坐港铁动感号,回到了福田。然后去岗厦北附近的城中村住了一夜。
又是深圳
岗厦北站,四条地铁线路交汇,确实很大)
在城中村的旅馆里第一次见到蟑螂。人生圆满了。
那天晚上去晒布站附近的一家广式茶点自助餐厅,吃了人生中吃到的最好吃的粤菜。




第四天去了深圳城市规划博物馆,作为一名《城市天际线》的业余玩家,成功学到了如何规划与运营一所城市。


第四天晚上还是去了国展的那家民宿过夜。那天下午坐 11 号线商务座到了机场,花费二十多。
傍晚去了深圳湾公园,但可惜下雨了,就简单转了转。
第五天去了深圳博物馆。
其它博物馆都展示的是出土文物,而深博能把早年制造的华为手机给展览出来。



不过不得不说,深圳博物馆还是很棒的。
下午去了车站,准备去广州。坐的是抢铁 CRH1A,没有充电头(悲)
广州
到广州后去了朋友家,头一次见面很兴奋。
晚上朋友请吃了叉烧、煲仔饭等广东菜。

广州的第二天,去了圣心大教堂和沙面岛;
下午去了广州塔;晚上去了上下九和北京路。




第三天上午去了广州烈士陵园;
但因为我当时真的受不了广州的那一会下雨一会天晴的鬼天气,其实就坐动卧从广州东站回家了。



总结
本次出行共七天,花费约 2000 元。
大交通约 1200 元。所以共计约 3200 元。
去深圳华强北买了个监控摄像头和一个耳机;
吃了小笼包馄饨虾饺肠粉蛋挞虾柳水晶包子皮蛋粥杏仁茶猪肚烧麦西米布丁叉烧煲仔饭虾饼双皮奶。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跑这么远、去这么长时间。未来也许会再来广深,但这次的新鲜感是前所未有的。